张春桥有个亲弟叫张秋桥。多数人以为他是靠哥哥关系而当上大官的人。
其实不然。
张秋桥参加革命到延安,比哥哥张春桥还早,并且是山东老八路出身,当过罗荣桓元帅的秘书。
张秋桥的传奇经历,可以说是20世纪30—80年代中国近50年历史风云的写照。
1920年9月,张秋桥出生在山东省市巨野县,比哥哥张春桥小3岁。张秋桥说过山东省立高中。1937年抗战爆发后,12月与一群同学千里迢迢投奔延安,然后进入著名的陕北公学学习。
两个月后,他的哥哥张春桥到达延安时。这时张秋桥恰好加入中国共产党,随后调往中组部党员训练班学习。毕业后,他先后在中组部秘书处、中央政治局秘书处担任秘书,可以说,直接在党中央机关工作。
1939年冬,张秋桥调回山东,先在115师司令部任罗荣桓政委的秘书,不久调115师政治部当新闻干事,专门负责编辑《时事通讯》,后来负责主编《战士报》,任1、4版主编兼记者组长。
1943年春,由于战情紧急,115师化整为零,分散到各军分区。张秋桥来到了滨北军分区13团,担任2连副指导员。13团是王牌团,团长兼滨北军分区司令员是梁兴初。
第二年,张秋桥调到滨海军区,担任《民兵报》主编。
抗战胜利后,罗荣桓率115师主力挺进东北,张秋桥留在山东军分区,先后担任鲁南军区《前进报》社长,《津浦前线报》社长,鲁中南军区宣传部长兼《前卫报》社长等职,是山东部队宣传战线上的一位知名人物。
新中国成立后,张秋桥被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调到北京,担任中央军委主办的《八一杂志》社副总编辑。
张春桥则在上海,先后担任新华通讯社华东总分社社长、上海《解放日报》社副总编辑。兄弟俩在职务上相差不大。
1955年,张春桥的政治地位开始飙升。1月,升任《解放日报》社总编辑,且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。但是,9月,张秋桥也被授予上校军衔(师级),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。
1959年1月,张春桥担任上海市委常委,职务正式高过张秋桥。
1963年3月,张春桥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。与此同时,张秋桥也在北京升任《解放军报》副总编辑、社党委第一副书记。12月,张春桥升任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,一年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。1966年5月,张春桥担任华东局委员兼华东局宣传部部长。但是,在此期间,弟弟张秋桥的职务没有变化。
1966年6月,“文化大革命”爆发,张春桥升任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,成为这样级别的大领导。张秋桥还是《解放军报》副总编辑。不久代总编胡痴调往新华社,继任领导班子名单迟迟得不到中央文革批准,为此,总政治部主任肖华指定张秋桥组织临时党委,主持报社日常工作。
没多久,在报社工作的毛泽东的女儿李讷(化名肖力)贴出大字报,炮轰临时党委负责人张秋桥,把前一段的报社工作称为“执行反动路线”,认为张秋桥“反对记者学习毛选,具有严重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”。张秋桥写检讨后,黯然下台。随后,肖力担任解放军报总编领导小组组长。
之后,虽然哥哥张春桥是“中央文革”的大红人,官至上海市委第一书记、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、中央政治局常委,但是,弟弟张秋桥和多数下台干部一样,被批斗,下放,长期在农村参加生产劳动,即后来人们所说的“蹲牛棚”。
1974年,《解放军报》核心小组成员迟浩田负责落实干部政策工作、发现张秋桥的情况后,给江青、叶剑英写信,要求解放张秋桥。江青看信后说:“肖力虽然批评张秋桥,但曾给我讲过,要解放张秋桥同志,肖力认为张秋桥和胡痴、唐平铸是应该区别对待的。”于是,1975年7月,张秋桥被落实政策,并得到解放,随即调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。
此时,张春桥为国务院副总理、中央军委常委、总政治部主任兼任党委第一书记。就这样,兄弟俩第一次在一个单位工作,并且弟弟是哥哥的下级。
这种局面没有保持多久。才一年多一点,1976年10月6日,“四人帮”被逮捕,张秋桥因为与张春桥的兄弟关系被停职审查。随后,有两个流言涉及张秋桥:一是逮捕“四人帮”时,从王洪文家中抄出一份组阁名单,张秋桥的名字列于其上,职务是中央政治局常委、总政治部主任。但是,这个名单是假的,无史实依据,后证实是坊间编造出来的。二是说毛主席逝世后,张秋桥曾受命秘密串联南口坦克6师,准备武装暴动。张春桥被隔离审查后,几任专案组都没有查出他与老兄张春桥在职务之外的联系。“南口坦克师事件”纯属子虚乌有。
经过多年审查,没查出张秋桥任何问题,1984年,张秋桥按副军职离休。
离休后,张秋桥一直住在总政大院,享受军职干部待遇。但他还是几十年习惯,笔耕不辍,写了大量回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章。2005年,还出版了回忆录《但求屹立天地间》。
2010年11月,张秋桥因病逝世,享年90岁。他的生平里这样写着:
“他性格坚强,患病期间,以顽强的意志,积极与病魔作斗争。他治家严谨,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,告诫子女尽量少给组织添麻烦,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觉悟和人格风范。”